|
智慧物流的發展環境,產業現狀、案例分析、未來啟示四個維度對智慧物流產業進行了具體分析。
1、中國智慧物流發展趨勢及建議
1. 發展趨勢:大宗類商品物流有望成為智慧物流發展的關鍵方向
近年來,與電商、快遞物流相比,雖然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生產資料物流具有發展相對緩慢、行業關注度低、物流技術手段落后等問題。
但大宗商品種類超千余種,是國民經濟基石,關系著國計民生,因此提升大宗類商品物流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使大宗類商品物流朝智慧化方向發展,是未來大宗類商品物流,同時也是智慧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2. 發展趨勢:建設以綠色低碳為基礎的全鏈數字化智慧物流體系
隨著中國物流的快速增長,智慧物流的發展方向正在從單點信息化向全鏈數字化方向轉變,同時由于碳排放增長量與物流運行發展也呈現較強的關聯性,因此需要將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低碳排放等理念貫穿于全鏈數字化的各環節中,在提高供應鏈要素利用率的同時,還需要持續關注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2、中國智慧物流發展環境
1. 政策環境:政策推動智慧物流多方面發展,物流行業迎來智慧化升級
在 " 工業 4.0"、" 互聯網 +" 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物流行業也迎來了智慧化升級改造,近年來,國家發布了多項政策以促進 " 智慧物流 " 的快速發展?傮w看來,政策主要從物流基礎設施設備、供應鏈建設水平、服務模式和信息技術應用等多方面引導和促進中國 " 智慧物流 " 的發展。
2. 經濟環境:線上零售規模穩步增長," 宅 " 經濟為物流注入新鮮血液
在疫情影響的背景下,2020 年中國線上零售市場規模達 11.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9%,用戶規模達 7.8 億人,同比增長 9.9%,線上零售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穩步增長。同時 2020 年線上零售滲透率達 30%,同比增長 4.2 個百分點。
在疫情影響下," 宅 " 經濟得到了加速催化,居民網購習慣進一步鞏固,快遞需求旺盛。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 830 億件和 8750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30.8% 和 16.7%," 宅 " 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3. 基礎設施:物流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多式聯運進入全面發展期
近些年來,在政府和企業對于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固定資產的投資力度持續增長的大環境下,中國智慧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高速發展。
2020 年鐵路貨車、航空貨機擁有量分別達 91.2 萬輛和 187 架,同比增長 3.99 個百分點和 8.09 個百分點。而近年來多數企業為提升物流運貨速度,逐漸將運輸方式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或航空運輸,使得 2020 年公路貨車擁有量達 1110.3 萬輛,同比下跌 18.1 個百分點。但整體來看,物流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逐漸加強。
4. 科技環境:智慧倉儲加速落地,RFID 技術提升物流數字化水平
隨著 5G 技術、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倉儲系統逐漸向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各大企業為了降低倉儲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升倉儲管理能力,加大對智慧倉儲的研發和運用。其中 RFID 技術是智慧倉儲的關鍵環節,該技術的運用提升了物流數字化水平。
5. 科技環境:數字孿生賦能供應鏈管理,提升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
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數字孿生在倉儲管理、包裝器具管理等五大物流分支建立了密切聯系,能對實體產品和服務作全生命周期的追蹤。同時通過該技術能夠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基于數據進行智慧化管理和決策,進一步促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快速發展。
3、中國智慧物流產業現狀
1. 智慧物流融資規模大幅增加,物流技術朝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從融資次數和融資金額可以看出,雖然 2019 年融資次數相較于 2017 年大幅下降,但融資金額逐年遞增,2019 年融資金額達 132 億元,同比增長 15.8%,投資企業加大對智慧物流的投資力度,助力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
在細分物流技術領域中,投資分布集中于倉儲智能化、SaaS 系統、自動駕駛、物流信息化、分揀技術、無人叉車等技術領域,反映出國內物流技術賽道的投資主要集中于無人化、SaaS、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當前在行業投資熱潮下,中國物流技術正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2. 物流園區進入建設快速發展期,行業景氣指數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3 年間,中國物流園區個數年均增長 10.7%,2018 年達 1638 家,同比增長 35.4%。其中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物流園區總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山東(117 個)、江蘇(102 個)和河南(97 個)。
但是,西部地區隨著近年來經濟增速加快,物流園區進入規劃建設快速發展期,規劃和在建園區占比分別為 15.9% 和 22.8%,高于其他地區。
2021 年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相較于 2020 年同期,大多數保持正增長的態勢,受疫情的影響,線上消費逐漸受到用戶的重視,使得線上消費帶動快遞快運業,其增勢依然強勁。易觀分析認為,隨著智慧物流的不斷完善發展,物流業景氣指數將會進一步增長。
3. 物流供應鏈趨于全鏈路、數字化轉型,開創產業生態化
借助于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采集物流過程各種信息,實現物流環節中人、車、貨、裝備、場站、門店等不同物流要素的充分物聯網化。
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物流企業具體業務場景,實現物流各個業務主體,不同物流網絡的互聯互通和物流業務的數字化,從而形成一個大的智慧物流生態。
4. 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推動物流運作模式革新
互聯網時代下,物業行業與互聯網結合,改變了傳統物流的運作模式,推動了新的物流模式和業態,比如:車貨匹配、眾包運力、多式聯運等。
基礎運輸條件的完善以及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激發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新的運作模式正在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智慧物流快速增長。
5. 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北上深 " 成為物流公司發展重要節點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設備三大領域,2016-2019 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2020 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5710 億元,同比增長 17.5%。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領域對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從區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物流科技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三個城市的公司合計數量占總數量的比重達 64%,可以看出對于智慧物流的現階段發展,各大科技公司多數還是以一線城市為主。 |
|
1)、提供24小時(無節假日)服務 2)、對運行車輛隨時進行跟蹤監督,保證聯絡暢通 3)、按合同指定的地點、時間到貨 4)、如有貨損、貨差,由本公司和保險公司負責作出賠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