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銀保監會等多部門相繼發聲施策,與地方協同,在加強統籌協調的基礎上,全力打通交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為“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產業循環”提供了堅實保障。 其中,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同城物流成為保障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副主任楊達卿看來,近年來互聯網+同城物流發展,互聯網龍頭企業的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以數字科技重塑城市物流微循環,為應急保障提供了新抓手和新動能。 積累經驗 保障城市微循環 防疫常態化之下,同城物流對保證物流保通保暢、保障民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也都在總結相關的成功經驗,以期在未來能夠進行大規模應用推廣。 實際上,面對疫情對物流環節的影響,各地都作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深圳市早在年初便制定了制定了《深圳市極端情況下農產品保供穩價應急預案》,分別針對“進不來”“不能分”“送不達”等極端情況,準備了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部門還在臨深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謝崗、沙田等7個農產品應急接駁站點,保障物流運輸的通常。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地社區因應疫情發展情況有不同的防控要求,同城物流在線下面臨的環境日益復雜。物流平臺嘗試通過將運力網格化管理,將疫情傳播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滿足防疫需求的同時,也保障區域內民生及應急物資的供應。北京疫情期間,美團外賣在雙井、勁松等臨時管控區內試點了“內循環”式的獨立外賣配送服務,騎手的配送和住宿都在管控區內閉環,在滿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打通社區生活物資配送最后100米。 城市應急物流具有高并發、緊急性等特點,但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內,運力有限,為了讓特別緊急的需求得到及時滿足,物流平臺需要對種類繁多的需求進行分級。上海實施全域靜態管理期間,美團開通了“應急幫手”功能,通過訂單識別智能機器人對用戶提交的訂單備注關鍵詞進行識別,高優先級響應其中的緊急需求。截至5月31日,“應急幫手”功能上線以來,累計交互超過37萬次,收到需求總計超21萬單。 同時,作為配送主力軍的騎手團隊也需要更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美團配送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各地疫情防控期間,我們聯合美團平臺的酒店,同時向社會征集閑置的公共場所,如室內體育館、空置公寓等,為騎手提供免費住宿,解除騎手后顧之憂,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深圳、上海等地成功復制。未來我們還將探索更多方式,幫助騎手在抗疫保供期間更好解決就餐和住宿問題! 在楊達卿看來,過去承擔城市物流微循環的載體,以小微企業或商家自有運力為主,近年互聯網+同城物流平臺企業崛起,它們以互聯網聚合匹配供應和需求,以大數據把碎片化資源聚沙成塔,以眾包模式整合社會人力運力,同時推進服務標準化升級,成為打通同城物流微循環的有效途徑。 |
|
1)、提供24小時(無節假日)服務 2)、對運行車輛隨時進行跟蹤監督,保證聯絡暢通 3)、按合同指定的地點、時間到貨 4)、如有貨損、貨差,由本公司和保險公司負責作出賠償
|
|
|